《山东历史文化展》
蛋壳陶壁厚0.5毫米,至今难以超越
走进《山东历史文化展》展厅,这里以时间为主线,展示了从距今一万年的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明清时期山东历史文化的全貌。
在展出的文物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创作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其壁厚仅有0.5毫米,制作工艺达到了人类制陶史上的巅峰,时至今日还难以超越。而此杯也是山东省博物馆的标志性文物之一。在这个展厅中引人注目的还有两件大型铜钺。铜钺上刻有“亚 ”铭文,这两件铜钺的出土,确定了“亚 ”铜器具体的出土地点和古代亚 族的活动地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此外,还有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八角星纹彩陶豆,以及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 。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这个展厅中还展示了填补国内空白的隋代壁画,这就是1976年山东嘉祥英山一号隋徐敏行墓出土的壁画。该墓为徐敏行夫妇合葬墓。徐敏行曾任职梁、北齐、北周和隋四朝,隋文帝时任晋王杨广部下的驾部侍郎。隋代墓室壁画此前从未被发现,徐敏行墓壁画的发现填补了这一空白。在展厅中,徐敏行壁画辟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这个空间还原了壁画在墓室中的位置。壁画放置在恒温恒湿的展柜内,在光纤灯的照射下,徐侍郎夫妇品着美酒、听着音乐,看着表演的画面,肯定会吸引观众,尤其是图中的蹴鞠更是备受世人关注。
《汉代画像艺术展》
汉代武土肌肉发达
山东的汉代画像石名扬天下,而近几年山东也多次发现汉代画像,填补国内空白。在《汉代画像艺术展》内记者看到了不少精品。
其中,2007年10月东平县城区内商城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汉代壁画墓出土的壁画,是首次展现在公众面前。当时,山东省文物局立即组织有关专家赶赴现场会同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组织抢救,并责成山东省博物馆成立了东平壁画保护小组,开辟具有恒温恒湿功能的专用库房进行抢救保护。经勘探发掘,这处墓地为家族墓地,时代约为西汉末年到东汉早期。
这幅壁画内容丰富,布局均匀合理,保存完好。壁画墓顶绘制云气纹和金乌,象征天空和太阳。门楣绘武士,须发皆张,肌肉发达,表现出武士张扬的个性和辟除邪恶的才能。墓壁以人物画像为主,巨大的门卒像,表现出墓主人避免外人进人墓室扰乱的美好心愿。可惜这种愿望有些脱离实际,经过发掘,发现1号墓多次被盗,随葬品几乎没有遗留下来,反而是壁画保留了下来,成为汉代人们生活形象而直接的描述。
《山东考古馆》
还原田野考古现场
进人《山东考古馆》展区,在第一展厅,七个标准探方让观众犹如进人考古工地现场。探方内复制出古代的地层及考古发掘中经常遇到的古代遗迹、遗物。现场摆放一些考古工具,如小车、手铲;考古现场照相的工具:竹梯、铝合金梯子、热气球、航模及飞机拍照等。配合展现一些考古工作人员进行遗迹发掘、绘图、照相等场面。在这一展室中,从欧洲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到中国古代金石学,从考古工作的一般程序到最新的科技考古,都做了普及型介绍。
第二展厅对山东重要考古成果进行了展示。山东地区的考古工作起步早,起点高。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物保护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开展了数百个项目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发掘墓葬一万余座,发掘古遗址十万余平方米,出土文物十几万件,取得大量的重要考古成果。在这一展室中,观众可以看到新近出土的临淄山王村汉代兵马俑群,日照海曲华美而珍贵的丝织品、漆木器,可以看到鲁北地区最新的盐业考古成果,也可以观摩高青西周遗址出土的车马坑的宏大场面。